在一封家書面前,讀一段青年任弼時的心路歷程。腳踩一輛單車發電、一鍵體驗智能家居使用,感受任弼時家鄉電力設施的時代之變。 4月30日,是任弼時誕辰117周年紀念日,位于汨羅的任弼時紀念館里人頭攢動,前來紀念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人群絡繹不絕。 紀念館的珍貴文物和照片,展示“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任弼時的豐功偉績。紀念館另一個展廳“電駱駝”紅色教育基地,由國家電網岳陽供電公司和任弼時紀念館合作建立,創新紅色教育展覽,展示電力工人傳承“駱駝精神”的同時,開展智慧電網、綠色能源體驗。 “‘駱駝精神’,從未遠去,一直都在?!便枇_三中學生趙欣羽說,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同時,了解到岳陽還有一群“電駱駝”一直在路上。 時光回溯5年。2016年春天,汨羅任弼時紀念館,紅旗招展?!白鰰r代駱駝,當光明使者!”國家電網岳陽供電公司的11支“電駱駝”共產黨員服務隊在這里舉行莊嚴而簡樸的授旗儀式。這一天,“電駱駝”起步了! 幾年來,“電駱駝”秉承“駱駝精神”,創造出汨羅的燈火輝煌。 地處汨羅最南端的玉池山,海拔近800米,竹林茂密。汨羅公司弼時供電所臺區經理陳國祥天天圍著大山轉,一臺摩托車、一頂安全帽、一把柴刀、一個工具包,是他的標配。19臺變壓器、200多根電桿、200多千米低壓線路,是他要照看的對象。山里人家的房子建得分散,山路崎嶇不平,出行極其不便。線路多從山上茂密的樹林里穿過,檢查故障,最遠的有60公里。30年如一日,陳國祥堅守大山,行程40萬公里,騎壞了5輛摩托車。說起陳國祥,村民都豎大拇指,“我們離不開他”。 寒冬到酷暑、白天至深夜,“電駱駝”擔當奉獻的故事還有很多。 玉池山最高峰達摩嶺,海拔778米,山頂建有岳陽電視臺基站,是覆蓋洞庭湖地區的重要信號發射基地。2018年1月4日晚,玉池山降雪,達摩嶺基站低壓配電間突發故障,用電保衛戰打響。搶修隊伍徒步上山,頂著嚴寒檢測設備,重新敷設電纜。三天二夜鏖戰,基站恢復了正常供電。 “電駱駝”的身影,不止在電桿電線上。 長沙經開區汨羅飛地園,位于汨羅最南端,曾經用電不穩,遇到冰雪和雷雨天氣,時常跳閘,影響企業生產。 2020年,110千伏弼時變投運,專門保障園區用電,“老大難”的問題得以解決?!叭缃瘛畬>€’來了,園區70多家企業落戶,電力保障安全高效?!痹搱@區主任張輝介紹,汨羅公司還推出“電小二”服務,企業足不出戶,就可辦報裝等業務。 信息來源:新湖南 202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