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焊層是采用堆焊的工藝方法在材料層表面進行修復磨損和崩裂的部位的合金層。堆焊被廣泛應用于機械的各種行業。
如果操作不當,將會出現堆焊層與母材結合不牢固、表面掉肉各種問題,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著重介紹一下出現在這些問題的原因及措施:
1、原因:選材不當
措施:選擇合適的打底和過渡材料。
2、原因:硬層焊接過厚,耐沖性不足
措施:減少硬層厚度,或者選擇耐沖擊的焊接材料。
3、原因:焊接殘余應力過大
措施:采取預熱、緩冷、中間回火、多次回火去殘余應力。
4、原因:工件在工作中經手的峰值應力超出結合硬度措施:提高結合硬度,降低峰值工作應力。
掌握正確的焊接規范及根據焊接時情況的變化調整焊條角度及運條速度。焊條與焊件表面的夾角在左右方向為90°,與焊縫的角度,起焊時為70°~80°,中間為45°~60°,收尾時20°~30°。裝配間隙為3~4㎜,應選用較小的焊條直徑Φ3.2㎜和較小的焊接電流,打底焊時為110~115A,中間過度層為115~120A,蓋面層為105~110A。電流一般比平焊小12%~15%,以減小熔池的體積,使之受到重力的影響減小,有利于熔滴過度。采用短弧焊接,縮短熔滴到熔池中去的距離,形成短路過度。
5、原因:焊接工藝不當
措施:改進焊接工藝,避免堆焊層硬度損失。
作為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種經濟而快速的工藝方法,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個工業部門零件的制造修復中。
小結
為了最有效地發揮堆焊層的作用,希望采用的堆焊方法有較小的母材稀釋、較高的熔敷速度和優良的堆焊層性能,即優質、高效、低稀釋率的堆焊技術。
文章來源網絡旨在學習分享,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