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道工程、機械制造以及各類工業設施的搭建中,管徑規格的準確認知與運用至關重要。然而,由于不同國家和地區采用了各異的標準體系,導致英寸、DN、Φ等多種管徑規格表示方法并存,這無疑給廣大從業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本文將深入剖析英寸、DN、Φ之間的關聯。
一、什么是英寸(")
英寸(")是美洲體系的常用規格單位,如鋼管、閥門、法蘭、彎頭、泵、三通等,如規格是10"。
英寸(inch,縮寫為in.)在荷蘭語中的本意是大拇指,一英寸就是一節大拇指的長度。當然人的大拇指的長度也是長短不一的。14世紀時,英皇愛德華二世頒布了“標準合法英寸”。其規定為:從大麥穗中間選擇三粒最大的麥粒并依次排成一行的長度就是一英寸。
一般1" = 2.54cm = 25.4mm
二、什么是DN
DN是中國與歐洲體系常用的規格單位,同樣是標識管道、閥門、法蘭、管件、泵類的規格,如DN250。
DN是指管道的公稱直徑(也稱為公稱通徑),注意:這既不是外徑也不是內徑,是外徑與內徑的平均值,稱平均內徑。
三、什么是Φ
Φ是一個通用的單位,所指的是管道和或彎頭、圓鋼等材料的外徑尺寸,也可以說是直徑,如Φ609.6mm指的就是外徑為直徑609.6mm。
四、三者之間的聯系
首先,英寸與DN標示的意思差不多,基本都為公稱通徑的意思,標示這個規格的大小,Φ是將兩者結合起來。
舉例說明:如一根鋼管是DN600規格的,一個同樣的鋼管用英寸標識的話就成了24",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嗎?
答案是有的!一般的英寸是整數的直接乘以25即等于DN,如1"×25 = DN25、2"×25 = 50、4"×25 = DN100等。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如3"×25 = 75這樣四舍五入即DN80。還有一些帶分號或小數點的英寸如1/2"、3/4"、1 - 1/4"、1 - 1/2"、2 - 1/2"、3 - 1/2"等,這些就不能那樣算了,不過算也大致差不多,基本都是規定值:
1/2" = DN15
3/4" = DN20
1 - 1/4" = DN32
1 - 1/2" = DN40
2 - 1/2" = DN65
3 - 1/2" = DN90
好的現在我們把英寸與DN之間的換算搞清楚了,里面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沒介紹,那就是國內的DN換算成外徑的話有兩種外徑尺寸(有少部分兩種外徑一樣),如國內的鋼管DN100有兩種外徑,一種是I系列Φ114.3,一種是II系列的Φ108,兩個都是DN100通徑的鋼管,這樣我們來區分的話就這樣來標識DN100I和DN100II,這樣一看就明白是哪種外徑規格了。I系列基本是美洲體系的外徑尺寸,II系列是較早國內常用的管道外徑尺寸。
五、管徑與閥門通徑的英寸、DN、尺寸對照表
六、管徑的表達方式
1. 水、煤氣輸送鋼管(鍍鋅或非鍍鋅)、鑄鐵管和塑料管等管材 :應標注公稱直徑“DN”(如DN15、DN50)。
2. 無縫鋼管、焊接鋼管(直縫或螺旋縫)、銅管、不銹鋼管等管材 :管徑宜以外徑×壁厚表示(如De108×4、De159×4.5等);對無縫鋼管或有色金屬管道,應標注“外徑×壁厚”。例如Φ108×4,ф可省略。
3. 鋼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陶土管、耐酸陶瓷管、缸瓦管等管材 :管徑宜以內徑d表示(如d230、d380等)。
4. 塑料管材 :管徑宜按產品標準的方法表示。
5. 當設計均用公稱直徑DN表示管徑時 :應有公稱直徑DN與相應產品規格對照表。金魯鼎鎳合金管路自動焊
七、其它說明
公稱直徑(nominal diameter),又稱平均外徑(mean outside diameter)。為了使管子、管件連接尺寸統一,采用DN表示其公稱直徑(也稱公稱口徑、公稱通徑)。
因為單位有公制(mm)及英制(inch)的區分,所以有下列的稱呼方法:
1. 以公制(mm)為基準 :稱DN (metric unit)
2. 以英制(inch)為基準 :稱NB(inch unit)
3. DN (nominal diameter) 、NB (nominal bore) 、OD (outside diameter)
聲明
本網站所發布文章僅為學習交流之用,無商業用途,向原作者致敬。因某些文章轉載多次無法找到原作者在此致歉,若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我們將及時刪文或者注明出處,感謝您的支持!